近日,陜西省出臺了《關于加強環境法治建設堅持依法行政的意見》,旨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法推動環境保護領域改革,實現以法治思維依法行政,以法治手段規范權力運行,以法治方法解決環境問題,依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這是陜西環保部門指導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部門的重要指導性文件,在新《環保法》實行和環保機制體制改革越來越緊迫之際,陜西出臺這份意見,將為陜西環保在更高起點上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這份意見規定了陜西健全環境保護地方性法律法規體系、提高環境保護依法行政的科學化規范化水平、大力推進環境保護執法工作、加強環境投訴舉報辦理工作、切實增強依法辦事的能力、加大法制宣傳力度等6個方面的任務,并圍繞這些任務的落實規定了具體措施,增強各項措施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在進一步健全環境保護地方性法律法規體系中,陜西明確將對現行的省級環境保護地方性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進行清理,修改或廢除,并結合新時期環保工作的需要,加快推進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立法進程,建立有力保護生態環境的法規體系。
與此同時,陜西將不斷提高環境保護依法行政的科學化規范化水平。在制定重大決策前,認真履行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等程序;建立環保部門權力清單并在2015年底前向社會公布;加強環保信息公開,有效回應群眾的環境關切;加強執法監督工作,進一步健全完善執法公示制度、規范性文件備案制度、規范性文件法律審核制度、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度、執法稽查制度、行政復議制度等,確保環保執法工作規范、合法。
結合新《環保法》實行,《意見》對大力推進環境保護執法工作進行了重點部署:
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規范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征收、行政檢查等執法行為,完善自由裁量權制度,提高執法效率和規范化水平。
加大環境監管力度
推進執法重心下移,徹底整治多頭管理、各自為政、職責交叉、主次不清等現象。同時注重執法模式的改革,從依賴突擊和集中整治的粗放治理向依靠建立長效機制和強化基礎工作的治理模式轉變。提高環境監管科學化、精細化水平,建立全省工礦企業“一廠一檔”監管信息平臺和數據庫,實現對所有工礦企業按環境風險等級進行分類分級監管。
加大執法力度
探索完善跨區域、跨流域聯合執法工作機制,加強部門間聯動,逐步形成對外聯合公安、法院、檢察院等司法部門,對內形成項目環評、污染防治、生態保護、輻射監管、固廢管理等良性互動的執法機制。充分運用按日計罰、責令停業與關閉、行政拘留等手段,加大對違法者的行政責任追究力度。充分運用公益訴訟制度和《民法通則》有關規定,加大對環境違法者的民事責任追究力度。充分運用“兩高”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有關規定,加大對違法者的刑事責任追究力度。
加強環境投訴舉報辦理工作
不斷完善群眾環境訴求表達機制,強化源頭預防機制,加強環保部門內部的聯動,建立地方政府、環保部門、企業協調聯動的污染治理機制,及時發現并處理可能引發信訪和不穩定的環境污染問題。
陜西省同時要求環保系統上下始終牢固樹立法治意識。增強權力法定意識,權責一致意識,堅決克服懶政怠政,堅決懲處失職瀆職,做到“心中有法、遇事找法、權不離法。